暗影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35 赛歌会(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指一弹剑,又是“铮”地一声。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闻得木子诠弹铗相和,孙思邈更是将一只酒瓶敲得“铛铛”作响。

“筑室,何以南何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三人同声齐唱,木子诠唱得激越,马周唱得豪迈,孙思邈唱得悲壮,三个不同的男声各自唱着心中这只《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乃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泠风听着这歌声,心中又是激荡又是感伤。

天下止武,天下大同,这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理想国,如果说历史上真的有人做到过,那似乎就是唐太宗了,贞观二十年,薛延陀既平,铁勒十三姓酋帅谒太宗于浮阳顿,太宗说:“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不是靠武力打败敌人称雄称霸就行了,而是真的视天下万民为一家,“皆养活之”,这样的胸襟和气魄,这样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才是真正君临天下执掌四海的帝王气概!难怪太宗死时无数被他击败征服的异族首领将军们悲痛欲绝,又是割脸又是拿自己当蜡烛点,哭着喊着要自杀殉葬,他们大概也明白,之前他们是蛮夷,之后他们还将是蛮夷,自此以后,不会再有一个帝王把他们当成兄弟看待。

为什么会有战争?除了个别是因为野心家为了私欲而挑起,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部族的生存,资源的争夺,华夏地大物博,自给自足,因此民族性格温和端正,从来都不以野心为美,不以征战为乐。但是那些游牧部落却只能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一场大风雪就能让他们饿上一个冬天,物资的极度短缺让他们不得不对广袤富饶的中华大地充满渴望和向往。

在汉人来看,这自然是贪婪,谁让他们没生在好地方,既然生为胡人,那就好好放你的牛羊,靠勤劳致富吧。可在胡人的立场,他们也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比起漫长而辛勤的劳动发展,简单而直接的暴力掠夺才是最有效率的手段。何况生存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们再勤劳放牧也不过就是个温饱。

只能说,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存在是合理的,而自认为是强者的人们想要靠自己的武力强行改变这种不公平也是合理的。

只是,这些合理也都仅是相对的。

不管怎么说,普通老百姓不会有人喜欢战争,不管是华夏还是蛮夷,如果大家都能好好地活下去,生活得有滋有味,没人愿意打仗。很多人抨击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说他养肥了一群白眼狼,这话既对也不对,狼确实是养肥了,但狼养久了是可以驯化成狗的,这群狼在他手里就是一群看家护院忠心的狗,只是随着国力的衰弱,无法再约束狼的野心,而后世的帝王又都做不到他的包容胸襟。

开疆拓土并不难,古今中外很多帝王都做到了,可这不能算是征服,征服一片死的土地有什么用?当年蒙古铁骑打下了那么大一片疆土却各地烽烟处处造反,就是因为它没有征服那些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心,人的肉体可以用武力摧毁,人心却无法被征服,所以才有大屠杀,杀光了人,无主的土地才可以算被征服。

古今中外很多的国家和部族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可这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和倒退,是人性的沦丧,兽性的胜利,对武力的极度推崇也许能带来一时辉煌的假象,却注定将埋葬文明,最终毁灭自身。

要想让一片土地连同上面生活的人都真正心悦诚服,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恰恰就是“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人人安乐,则天下无战。

这是真正的四夷宾服,万众归心!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